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 > 战争 >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更新:2017-10-06 14:44:54来源:每日影视网作者:麦兜点击:

电影《二十二》没有慷慨激昂的主旋律也没有过于煽情的叙述方式,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老奶奶在讲述自己过去故事的感觉,但是看完之后无不感慨背后沉重的故事和那段远去的难受的岁月。

跟朋友看完电影回来一路吐槽。

与预想的实在是相差甚远。

我以为在电影院里大家会哭的稀里哗啦,我以为故事会动人心弦,我以为电影院会爆满,我以为电影会拍的特别好。也许是期待太高吧,所以充满失望。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我不满是因为我希望导演可以拍的更好,至少是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零散的无厘头,我希望吸引更多人来看,我希望能扣人心弦,感动更多的人,让那些国家领导真正的关心着她们。

骑着小黄车回家洗完澡之后趟在床上却难以入睡。准确点说是在洗澡的时候都在想《二十二》。

我好像突然理解导演了,理解他的作风,理解这个“抢救式”的拍摄。

平心而论实在拍的一般,就像很多人评价说的:“过于碎片,没有成型的故事,缺少冲突,缺少技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一部记录片,生活本来就很简单,平淡,它讲究的不就是真实吗?刻意的安排不是很作吗?

也许你不知道,《二十二》的剪辑顾问是廖庆松,他是侯孝贤的御用剪辑,《刺客聂隐娘》《恋恋风尘》等影片都是他剪过的。

如果导演郭柯想要剪一部精美的杰作完全没问题。当廖庆松劝他说:“最好加一些史料进去,不然难以打动人。”可是他没有,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坚持了本真。说真的我要为他鼓掌,如果我是他,面对一位功高的前辈,我想我会选择妥协,原谅我是个没主见的人。

电影的开头是村里人在给一位老人办丧事,唢呐声,锣鼓声,炮竹声,花圈,白布,灵堂,冒烟的白粑,那就是地道的农村人去世的场景,不多不少,刚好,因为我就是农村的孩子,这个场景我见了无数次。

印象深刻的是山西武乡的李爱连说:“以前她们来采访,我都不和她们说实话。” “十七岁以后,我再也没说过这些。”可见老人的防备心有多重,可见郭导花了多少心力,让这个慈祥的奶奶愿意把心门打开对他说真话。

李爱连笑起来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她以前也像她这般爱笑,只是她再也不会对我笑了。她的媳妇心疼婆婆,她们也从不问她以前的事,只管孝顺她,如果中国的媳妇都这么体恤婆婆,我想婆媳关系也不至于这么差。

他媳妇说:“她把最好的都给猫吃了,猫不吃的,她才自己吃。”她们家看起来并不好,可是她却愿意把自己的吃得给夜猫吃,这不是心善是什么呢?心善的人不该得到厚待吗?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我特别感动的是她的丈夫在她被日本人抓住逃回来说的话:”以后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吧,是日本人抓你去的,又不是你愿意去的。”老人想起丈夫的话,最终还是没忍住流泪了。

若我是她,我也会感动,他的丈夫,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说出这样的话,他必是大丈夫和爱她。有些人就没这么幸运,她们被丈夫嫌弃,被村里人指指点点,直到自杀。

有时候我真的搞不懂中国人,愚不可及,最亲的人受欺负了不但不疼惜,反而嫌弃,那些往日的情呢?都不及你的面子吗?还有旁观者,换作是你的亲人被人践踏,你也去指指点点吗?

韩国老人毛银梅用地道的湖北孝感话说:“我本名叫朴车顺,我自己改姓毛的,毛主席爱我们,我也爱毛主席。”

她为什么爱毛主席,因为毛主席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她爱毛主席,这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我爷爷那辈的人也是,毛主席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至高无上。作为领导只有当你心挂人民,人民才会想到你,当下的领导阶层不该反思下自己吗?“人民的公仆”是句口头空号吗?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毛银梅会唱韩国歌曲,会说日本话,她说:“不说了,不说了,都过去了,说这个我难过。”九十岁的老人就这么捂着眼睛哭了。得是有多大的创伤才会让她们悲伤如此。都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可是有些东西伤了便再也不会愈合。

他没告诉养女自己的身份,养女也从来不去过问。还好,还好,她有个爱自己的女儿,养女说“我不管她是谁,她对我好,我就对她好”人就当如此,你只管爱,只管回报。爱,爱你的人;爱,你爱的人。

林爱兰,我喜欢这个老奶奶,哪怕她已九十多岁,可是脸上依旧挂着不屈和英气。她被日本人抓去逼婚假装同意,她没有选择轻生而是伺机报复,给解放军偷了一箱又一箱的子弹。

她说:子弹在脑袋那里划过,再准一点就没命了。她说的风轻云淡,可是,就算是偏了,子弹进了脑袋那也极是生疼的,那时的她得有多勇敢啊!我无法想象她是怎样活过来的。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说到她误会别人偷了她的勋章,她又像是个六岁的小孩一般笑的毫无保留,笑的只剩下眼缝。

因为日本人的折磨,她失去了生育能力,腿被日本人挑断了筋脉,成了残废 ,解放后,她一生未嫁,一个人搬去了养儿院生活,她的生活就是每天移着塑料凳坐在门口张望,天黑了再移着塑料凳回房。我不知道她在望什么,但是我望见了她的孤独。

片子最后是回到开始的葬礼,又有一位老人从这个世界的名单上消失不见。

2012年幸存的慰安妇是32人,2014年只剩22人,也就是影片的22人,但是上映后的今天只剩下8人,8人是什么概念,而且这个数字还是会不断变化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死是多么静悄悄的一件事啊!我不知道人们要过多久才会想起她们,才会关心她们,我希望是此时此刻。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片尾曲八分钟,31850个支持者的名字在屏幕上滚动,没有一个人人离开,所有的人都默默的看完,我想这就是片子的力量。

其实想想她们为什么要哭?我们为什么要哭,哭能解决什么?她们已经过了哭的桥段,如果非的哭才能博取同情,那影片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最讨厌的是那些记者,一年年的去采访她们,一年年的去撕开她们的伤口,一年年的让她们多受旁人的笑话。你既然去采访她们,那你就去改善她们的生活啊?如果做不到,那就请你们不要去打扰她们了。她们本来就过的清苦,你又何必去撒盐?媒体的力量不是很大吗?一篇好的报道你不会写吗?某个明星出来吃个火锅不是也上了头条吗?

讲真的,我特别佩服导演郭柯,他不仅是个有主见的人,而且心善和尊重人,也许现在他没什么名气,但是我想他日他必然会火。

这部电影拍了八年,人生有几个八年,他有几个八年,那些老人又有几个八年?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为什么要做?

如果他只是为了赚钱完全可以拍的精美,逼真,可是在老人说:不说了,不说了,说了我难过的时候他选择安静,不逼问,尊重老人;如果他只是为了赚钱的话完全可以拉拢明星宣传,可是他没有,后期明星的转发完全是自愿的;如果他只是为了赚钱的话完全没有必要把除去成本的钱全部捐给中国救援慰安妇组织。

二十二:你总能感受到的岁月的力量

他想她们过的更好,他不想她们的苦白吃,他想人们不要忘记她们的苦难,他想告诉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环境里的孩子: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他想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

因为没有去刻意的宣传,没有宣传力度,没有明星参与,这部影片也是靠众筹的钱才搬上影院,排片很少,附近的影院也没有几家有,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去看《二十二》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朋友问我在干嘛,我说看《二十二》啊?他说你真去看了啊?对啊,为什么不去看,为什么要等等,第一天知道《二十二》,第二天就去看了。(第二天去看是因为第一天附近的影院都没有)

看完《二十二》之后我强烈推荐朋友去看,我不光推荐朋友去看,我还qq,微信发圈,不光这样,我还推荐我的顾客去看。我这个人从来不发圈推荐电影,可是《二十二》值得我这么做。此刻我还在这里推荐你去看。

当我身边的人从不知道《二十二》是什么,到最后说:行,回头我去看看《二十二》 我真的很开心,她看不看我不知道,但是我就是想更多的人去看,去深情凝视。

《二十二》不贵,就是普通的电影票价,一顿饭钱而已,你看了也不会吃亏,钱最后是捐给慰安妇组织。我看了,你为什么不去看呢?

关于中国影视新闻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中国影视新闻网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